拼搏

拼搏

以色列公布坦克作战画面的简单介绍

admin

本文目录一览

埃及围歼以色列190装甲旅之战的战役过程

以色列公布坦克作战画面的简单介绍-第1张-游戏-拼搏

1973年10月6日,苏伊士运河东岸以色列防御工事的沙垒后,8辆坦克静静地停在那里,车内空无一人,坦克手们或在战车旁闲聊,或利用赎罪日放假的空闲在洗衣服。此时,整个“巴列夫防线”上实际只有不足一个营的兵力。10月6日下午,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国防部长兼总司令伊斯梅尔的陪同下,走进深埋沙漠下面的“10号作战指挥中心”,下达了作战指令。
14时整,战斗打响了。埃及军队隐蔽在运河西岸的2000余门火炮和“蛙-7”战术火箭一齐开火,集中射击以军巴列夫防线的支撑点、指挥所和雷场。与此同时,200架战机从低空飞过苏伊士运河,对西奈半岛的以军炮兵阵地、“霍克”地空导弹阵地、指挥所、雷达站以及机场后勤设施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炸弹卷起了一股股沙土,整个苏伊士运河两岸笼罩着一层层烟幕。
大量炮弹落在以军阵地上,防守“巴列夫防线”的以军士兵们慌忙钻入地堡和坦克中还击。一名士兵迅速报告长官,长官呵斥道:“有什么大惊小怪,这只是局部炮击事件。”以色列总理梅厄召集内阁紧急会议,还在讨论是否发动全国动员命令。整个以色列似乎都漫不经心。
然而,时间并没有给以色列机会。在弹幕和硝烟的掩护下,埃军第一批士兵开始渡河。这时,埃军的平射炮开始射击。10多分钟后,4000多名登陆士兵分乘720只橡皮舟冲上了东岸,占领了各支撑点。在“10号指挥中心”,埃军指挥官听到前线频频传来捷报,一切轻而易举,一切又令人难以置信。
战前,苏联专家曾估计,埃军渡河作战第一天,就可能损失数万人和百分之三四十的空中力量,而实现的打击充其量只有30%。事实出乎专家们的预料,据埃及宣布,第一天埃军只付出牺牲148名士兵和损失5架飞机的代价,而“出击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实现了全部目标。”以色列军队参谋长巴列夫也承认,这是埃及进攻达成了突然性的结果。
面对突然袭击,以军仓促应战,出动空军对渡河埃军进行空袭,但却遭到埃军“萨姆”防空导弹的重创,被打下了27架。以色列空军司令佩莱德只好命令飞机禁止进入运河24公里以内的空域,以防更大的损失。
时任以军南部军区司令的戈南少将紧急召见防守苏伊士运河一线的师长曼德勒,命令道:“该到把装甲旅开往前线的时候了。”开战30分钟后,仓促上阵的曼德勒师的雷谢夫装甲旅来不及进行任何战斗侦察,就对渡河埃军发起了进攻。此时,已过河的第一批埃及军队占据有利地形,待以军坦克进入反坦克火箭筒射手200米处时,埃军突然开火,几乎弹无虚发。至日落前,雷谢夫旅损失坦克100余辆。10月7日晚,以色列南部军区司令部灯火通明,司令戈南、军区参谋长阿里、曼德勒师长、阿丹师长正在召开作战会议。会议最终达成一致,拟于10月8日进行有限反攻,以夺回主动。会议结束后,戈南下令,阿丹师于10月8日从正面沿运河桥头阵地实施侧翼攻击,后续部队沙龙师对伊斯梅利亚正面中部地区实施进攻。
8日上午8时,阿丹师首先以两个旅冒着埃军的密集炮火,由北向南实施攻击。至中午时分,阿丹突然发现,他的几个旅都没有按照命令前进,其主力没有到达埃军桥头堡阵地北侧,而是穿过阵地的正面,正好碰上了埃军部署的强点。 情况危急,为了挽回败局,阿丹不得不动用“手中的王牌”——第190装甲旅。该旅拥有120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制M60坦克(直到20世纪90年代,M60坦克依然是美国国民警卫队的主战坦克。它拥有坚硬的装甲、狂野的速度、凶猛的火力以及先进的火控系统,性能远在许多国家军队的现役坦克之上),多次参加中东战争,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且官兵精干、战斗经验丰富,是以色列军中公认的“王牌旅”。其旅长纳科更是一名身经百战的高级指挥官,他矮小精悍,以作战勇敢、擅长机动穿插闻名于以色列军队,但脾气暴躁,性格倔强,是以军有名的“炮筒”。
阿丹命令纳科旅以两个营向南前进至菲尔丹地区,与盖比会合,发起进攻。他采取的是以军惯用的“坦克游击战”。这种坦克战术是1957年巴列夫任装甲兵司令时发展起来的,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取得很大胜利。这就是所谓“用流动和渗透的运动来打击大量集结但静止的阿拉伯坦克队形”的战术。以军坦克作战,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快速机动,大胆穿插迂回。这种实施调整突击的作战,不但对敌方精神威胁很大,而且在战术上可以达到出其不意和分割包围的目的。但快速往往要脱离其它兵种的支援,从而形成孤军深入、突出冒进,有遭敌围歼的危险。阿丹就犯了这个错误。
战前190旅驻扎在距菲尔丹约150公里的军事重镇阿里什。接到戈南司令官的命令后,旅长纳科急令部队以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向菲尔丹前进。坦克轰隆,一路沙土飞扬。南路,盖比旅沿维瓦路向菲尔丹前进,一路无阻;北路,离盖比2公里处,纳科旅沿一条平行道路疾驰进发。然而,纳科万万没想到,一张牢固的“捕捉网”正在悄悄张开。
埃军地下指挥部“10号指挥中心”,参谋长沙兹利此时已截获以军无线电通信,以色列出动了王牌装甲旅——190旅,将沿维瓦路北2公里线路挺进。这个重要情报使沙兹利为之一振,一个设伏打援、步兵打坦克的方案在他头脑中闪现。
这个任务立即下达给了埃军“王牌步兵师”——第2步兵师。这个师单兵配备的是无后坐力火箭炮RPG-7,以及一种名叫“萨格尔”的“手提箱”。这种“手提箱”是苏制的第一代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可由单兵携带发射,平时将其分为两截放在宽30厘米、长60厘米的玻璃钢制的箱子里,以便于手提和背负。它全重只有24公斤,有效射程500~3000米,破甲厚度为400毫米。使用时,打开箱子,一半为导弹的发射座,另一半为操作台,把导弹的两截连接起来,安装在发射台上即可操纵发射。在发射时,这种导弹的飞行有如一个快速模型飞机,后面拖着一根细电线,一直连接着操纵导航装置。导弹有一个明亮的尾灯以资辨别,操纵人员可以凭目力用操纵杆装置使其对准目标。该导弹除步兵用途之外,还可以从一辆特别装置的装甲车上发射。这种导弹威力很大,是坦克的克星。
据第一批跨过运河的埃及军人阿布杜拉在开罗报纸《共和国周刊》撰文回忆,他的部队在10分钟内以这种导弹击毁了巴列夫防线上的8辆M60坦克。他说,“这些坦克开足了马力逃避我们的导弹。可是,它们只要在射程之内,我们就能击中它们的最弱地方。每一辆以色列坦克都挨了一枚埃及导弹。”
接到命令后,师长萨德并没有盲动,立即同作战部门研究了战场的地形地貌以及以军坦克的特点。纳科旅进攻线路是由坎塔拉地区向东南方向斜插,直逼苏伊士运河,企图从菲尔丹正东渡河深入埃军西岸腹地。以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只是孤军作战,没有步兵的掩护,有利于集中火力进行围歼。萨德当即决定把伏击阵地选择在阿里什至菲尔丹公路两侧200~300米处,利用沙丘进行隐蔽,挖掘伏击阵地。萨德又令工兵在菲尔丹附近实施佯动作业,架设假桥梁,造成埃军后续部队准备渡河的假象。为了不使目标暴露过大,萨德还命令所有伏击部队只准携带单兵反坦克导弹、RPG-7火箭筒等轻便反坦克火器,按射程及进攻有利方向分层进行布防,并由30辆坦克组成预备队,以支援步兵作战。为充分发挥“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的威力,萨德亲自到战位检查武器装备配备情况、单兵掩体牢固性和隐蔽性以及攻击视角。在反坦克火器配备上,他要求部队反坦克火器与敌装甲目标对比系数达到10∶1,以保证火力上对敌坦克形成绝对优势。
在萨德的指挥下,一道有梯次、能多面进攻的“萨格尔”火网秘密形成了。
这时,以军坦克以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一路杀来,纳科旅长踌躇满志。这位一贯强调以坦克打坦克的以军指挥官,没想到这次要败在对方步兵的手上。
以色列先头部队已接近伏击区,看到的却是站着一动不动的埃及人。10余辆M60坦克的排气筒突地喷出黑烟,开足马力向埃及人冲去。最前方的M-60坦克昂起炮口,炮弹炸起朵朵沙尘,炮声在空旷的沙漠中震荡。
突然之间,天翻地动。一排导弹射向以军坦克,许多坦克被击中,冒出一股股浓烟。一位以军的坦克兵回忆道:“我们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东西。这些埃及人对于这种美制的M60坦克,精确地知道应该瞄准什么部位,几乎每辆坦克都受到致命的打击。”第一波冲锋的坦克尝到了“萨格尔”导弹的威力,顷刻间,30多辆美制M60坦克直接趴窝了。没有被击中的坦克里的士兵感到无比恐惧,爬出来赶快逃命。虽然坦克火力非常猛,但用它打步兵却是“高射炮打蚊子”,派不上用场,特别是对这些采取“偷偷爬行”、近身攻击战术的埃及士兵来讲,更难发挥作用。
遭到猛烈袭击的纳科非常愤怒,下午2时,组织起了第二波冲击。凭借着美制坦克对沙漠作战的适应优势,他们很快穿越起伏的沙丘,直逼埃军前沿阵地。但密集的反坦克火箭再次把先头营阻拦在阵地前,纳科派出的10辆坦克被击中7辆,不知气馁的以色列人随即又派出10辆继续进行第三波攻击,然而这次也没有给他们带来好运,4辆坦克被直接击毁。纳科不得已请求上级火力支援。
此时,沙龙师计划挺进吉迪山隘地区,与埃及军队激战。15时,接到阿丹师损失惨重的报告,戈南不得不命令沙龙师停止南下,以部分兵力实施反攻,以减轻阿丹师的压力。阿丹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要求各旅继续坚持战斗,以待沙龙在15分钟内发起反攻,一决雌雄。
面对纳科的孤注一掷,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萨德并不恐慌。他及时调整兵力部署,将主力部队从原来阵地撤到距苏伊士运河800米的地域,组成2平方公里的伏击圈。同时,还派少部分单兵在以色列坦克必经之路上进行骚扰,但不作抵抗,一接触就佯装败退,诱使敌人继续前行,进入包围圈。
16时,纳科决定以剩下的坦克编成加强攻击营,由中校营长亚古里负责先头部队指挥,直插埃军腹地,仍按原计划直挺运河东岸,与沙龙师会合,从菲尔丹正东渡河进行反击。一路奔杀过来,纳科只遇到零星抵抗,埃军“怯战而逃”。
“离伏击区还有5000码!”
“离伏击区还有1000码!”
“已全部进入伏击区!”
前方观察哨一个接一个地传来以军坦克的位置,纳科旅长剩余的70余辆坦克如期越过伪装的步兵堑壕,进入了埃军精心布置的火力圈。断后小组从埋伏坑道跃出,迅速迂回到以军坦克后面,形成了合围之势。萨德师长一声令下:开火!
霎时,各种反坦克武器一齐开火,以正面射击、侧射和倒打等方式,对以军坦克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目标至少发射了三四枚导弹,即使对近距离的敌坦克也要发射两枚火箭弹。密集的反坦克火网笼罩着190装甲旅,平均每3分钟就有250余枚“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击中以军坦克。只用了20多分钟就把以军“王牌旅”全歼在2平方公里的地域内。许多坦克被击中摧毁,指挥进攻的营长亚古里中校被震出了坦克,做了俘虏。旅长纳科在坦克中弹起火时爬了出来逃回去了。
此役,埃军除击毁、击伤以军92辆坦克外,还缴获了28辆完整无损的M60坦克。而指挥伏击有功的萨德准将很快就晋升为少将。20年来,埃及人第一次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但在随后的战斗中,埃及人由于战略上的保守,给了以色列军队喘息的机会,以色列人在总结初期战斗失利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作战部署,坚决贯彻“先北后西、重点用兵”的方针,既强调机动作战,也重视必要的阵地防御。尤其是在吸取了190装甲旅被歼的惨痛教训,修正了“坦克中心论”的某些做法,在装甲部队中配属了必要的步兵和反坦克分队,改变了单一的坦克部队的编制。他们组织部队积极开展有力的反击,同时加强重点防御,牵制和削弱了埃及的兵力,在适当时机实施了大纵深的进攻,控制了战场的主动权。而就此次埃军围歼以色军190装甲旅的战斗而言,应当是一次成功的步兵打坦克之战。

梅卡瓦主战坦克的服役事件

梅卡瓦坦克是当今世界上投入实战次数最多的主战坦克。 梅卡瓦Mk4坦克2006年参加过黎巴嫩战争,当时以色列动用了大约400辆坦克,它们主要被用于支援步兵和从战场上后送伤员。根据以色列《环球报》公布的数据:400辆参战坦克(包括Мk2、Мk3,、Мk4三种型别)被击毁52辆,其中50辆坦克被反坦克导弹系统摧毁,不过不能修复的只有5辆,其中2辆被地雷炸毁。
2006年8月12日,在以色列国防军装备最新的梅卡瓦Mk4坦克的最精锐的第401旅进攻期间,24辆参战坦克中的11辆被世界一流水平的“短号”等反坦克导弹和IED摧毁,值得注意的是有一辆Mk4型靠V型底抗住了大当量IED的爆炸,而且以色列完全掌握制空权。在这种情况下以军的损失都可以说值得深思。 1983年投产的以色列梅卡瓦MkII主战坦克与Mk1型相比有下列改进: 增强车体正面防护 除继续采用梅卡瓦Mk1型里的夹层式间隙装甲和在间隙中储存燃料的防护措施外,该坦克还在发动机后面加了1层特种装甲隔板,以提高坦克车体的正面防护性。
在发动机上方加有1个矩形铸钢盖板,它既是车体前上装甲的一部分,又可作为起吊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吊车支架,打开盖板,还可方便地维修发动机。
车体前上倾斜装甲板一直向上延伸,高出炮塔座圈,对炮塔与车体的结合部位有保护作用。 采用复合装甲保护炮塔 该坦克的炮塔除继续采用Mk1型的防护措施外,在正面和侧面部位均使用复合装甲,以增强炮塔的防护性;在炮塔尾舱下面垂吊有铁链作为对破甲弹的屏蔽措施。 改进炮弹防二次效应措施 该坦克的所有炮弹,包括待发射弹均存放在有隔离衬层的玻璃纤维储弹筒里面,储弹筒有一定的防弹能力,即使坦克装甲被击穿,炮弹也不会轻易被击中,储弹筒有一定隔热能力,即使车内形成高温,短时间储弹筒内的炮弹也不会自爆。 加装自卫用60mm迫击炮 在该坦克炮塔左边,装有1门可从车内装弹和射击的60mm迫击炮,该炮可发射榴弹,以杀伤软目标,也可以发射烟幕弹和照明弹。 改进火控系统 该坦克使用斗牛士Mk2型火控系统,与斗牛士Mk1型相比,改进之处包括用钇铝石榴石(YaG)激光测距仪代替钕玻璃激光测距仪,采用更先进的弹道计算机。该火控系统可以将相应俯仰角和提前角信息送入炮长瞄准镜,该镜的反射镜可做俯仰运动,放大倍率为8×。车长瞄准镜为周视式,带有可变焦距镜头,放大倍率为4×和20×,变换放大倍率用脚踏板控制。
在梅卡瓦Mk2A型坦克中,车长有1个微光夜间瞄准镜。
炮长有1个夜间射击使用的休斯(Hughes)公司热成像瞄准镜,该瞄准镜与昼间瞄准镜结合成一体,与火炮相连接。车长有1个监视器,可显示炮长热成像瞄准镜上的热像。在梅卡瓦Mk2B型坦克中,装有1台更先进的埃尔比特(Elbit)公司数字式计算机、1个气象中心装置和1个侧倾自动修正仪。气象中心装置包括横风、气温、气压等传感器,可为火炮提供较完整的射击修正参数。借助“射击门”装置进行射击,能大大提高坦克的行进间射击能力。 1987年投产并装备部队的梅卡瓦Mk3主战坦克在外观上与前两种型号无太大变化,然而,几乎每个主要部件都是新的,从而明显地提高了火力、机动和防护性能。
该坦克的主要改进有: 防护 与前两种型号相比,该坦克使用了更多更先进的复合装甲,尤其是在炮塔设计中采用了可更换的模块式复合装甲,这种装甲模块还可以被更先进的复合装甲模块所代替。
炮塔体不再是双层间隙钢板装甲,而是单层壳体结构。这种单层壳体既是基体钢装甲,又是炮塔正面和两侧安装复合装甲模块的基体。复合装甲模块是一个个钢装甲盒子,盒内装有复合装甲板组件,与炮塔基体相连接,用螺栓固定。
突出炮塔座圈的车体外壁上、侧裙板、前上装甲板上也采用这种模块装甲。
为尽量减小燃料着火的危险性,在两个后部燃料箱遭到攻击小面积破损时可迅速将燃料排掉,万一碰到大面积破损时可从顶部把燃料排掉。
车体底板的夹层中不再储存燃油,但两层板的间隙对衰减地雷爆炸冲击波极为有利。底甲板的加厚也提高了防地雷能力。
三防装置位置移向炮塔尾舱,蓄电池位于炮塔座圈以外,从而达到易维修和增强侧面防护双重目的。 火控系统 该坦克装有斗牛士Mk3型火控系统,主要改进是新型炮长瞄准镜有12×放大倍率,进行独立双向稳定,装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备有昼夜观察通道。该镜连同弹道计算机和一套传感器构成指挥仪式火控系统,可简化目标捕捉进程和大大提高行进间命中率。
该坦克装有由阿姆科拉姆(Amcoram)公司发展的先进的威胁报警系统,3个广角探测器分装在炮塔后部两侧和火炮防盾上,可全方位探测并将威胁预警显示在车长屏幕上。
为提高生存力,该坦克装有全电式炮塔旋转驱动和火炮俯仰驱动装置。 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由1门105mm线膛炮改为120mm滑膛炮,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研制,可发射M1A1坦克和豹2坦克的炮弹,但后坐装置设计得更紧凑。该后坐装置为同心式,采用氮气作弹性介质,从而使该装置的直径比同灶装置小100mm;另一优点是可以从炮塔前部抽出火炮。
炮弹仍储存在车体后部,但每箱装4发炮弹改为1发弹。该坦克的炮弹携带基数为50发。 推进装置 该坦克采用AVDS-1790-9AR型风冷柴油机,是前两种型号坦克发动机的改进型,功率从原来的662kW(900马力)增高到895kW。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新型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新型连杆和活塞以及10孔喷油器等。
传动装置是唯一的继承性部件。
行动装置有12个弹性支撑在两个同心螺旋弹簧上的负重轮,每侧6个,其中4个有旋转式液压减振器,前后两个有液压限制器,悬挂总行程增至600mm,其中行动程为300mm。履带为干式钢质单销式,每条履带有110块履带板。0至32km/h加速时间为10s。 2002年6月,以色列公开展示新研制的梅卡瓦Mk4型坦克。
当时,已是78岁高龄的塔尔退休少将曾有这样的评价:梅卡瓦Mk4型坦克是一种经过实战检验的第四代战车从总体上看,梅卡瓦Mk4型坦克是3型的改进和提高型,是一种面向新世纪初的新的主战坦克,但还不能说它是一种全新的主战坦克。
到2010年时,Mk4型已生产320辆,并仍在以50-70辆的年产量增长。
以色列军方向外界披露,梅卡瓦Mk4的研发工作于Mk3投入批量生产9年以后开始,在设计上基本沿袭了一直倍受好评的梅卡瓦系列坦克的构架,同时在多方面引人了以色列军工科技的最新成果,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在约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地区的城市作战。 机动性能 Mk4采用德国MTU833内燃发动机,该发动机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部授权制造,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103千瓦,远远超过Mk3上安装的美制AVDS-1790发动机,且成本更为低廉。更为难得的是,MTU833的体积较小,这使得Mk4车身前方的发动机罩外观平整,不像Mk3一样高高隆起,对改善坦克乘员的视野十分有利。与MTU833发动机匹配的是德国伦克公司的RK325自动变速箱。这种自动变速箱体积虽很小,传动效率却很高,它有5个前进挡、2个倒挡,而不像前几代的变速箱仅有2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
车身悬挂系统变化不大,仍采用弹簧减震器,其减震冲程长达600毫米,足矣应付戈兰高原的丘陵地貌,即使是在布满岩石的河滩上,Mk4仍能以60公里的时速行进。此外,Mk4还装有辅助动力系统,在主引擎停止工作的情况下,该系统可以为车载电池充电和向射击系统提供电力保障。
梅卡瓦Mk4的主炮仍沿用Mk3坦克上的120毫米滑膛炮,但反后坐装置已改用压缩气体作为储能元件,而不是以前惯用的螺旋弹簧。不仅反后坐装置的直径减小了约100毫米,而且火炮能用更大的膛压发射弹丸,使弹丸的速度提高、穿甲能力增大。该炮的另一个特征是使用了新的热防护套,导热性更好,这样炮管温度变化所导致的形变更小,从而提高了火炮射击精度。据说以色列国防军借鉴了“豹”2A6坦克及“勒克莱尔”坦克的火力增强方案,为Mk4专门研制了一种新型穿甲弹,该弹具备较高的初速和精度。除此之外,Mk4的主炮还可发射最新研制的反人员/器材穿甲弹(APAM)和激光制导反坦克炮射导弹(LAHAT)。
辅助武器为数挺7.62毫米机枪以及1门60毫米内置迫击炮。选用60毫米迫击炮作为辅助武器是梅卡瓦坦克的一大特色,梅卡瓦Mk4继续保持了这一特色。该炮可从后膛装弹,弹道弯曲,在城市作战中可杀伤隐藏于建筑物后面的武装人员。当敌方反坦克导弹袭来时,它能快速发射烟幕弹等干扰弹药,让来袭导弹找不准方向、徒劳无功。
此外,Mk4的车身后方新增了两具旋转式弹匣,每只弹匣可容纳5发炮弹,炮弹的类型由车载计算机统一管理。弹匣被安置在炮塔内一个独立空间里,以防止车内弹药爆炸而造成对乘员的伤害。装填手只要按下选择按钮便可找到所需的炮弹,然后将其送入炮膛。因此,Mk4虽然不具备类似“勒克莱尔”坦克及日本90式坦克那样的自动装弹功能,但这两个弹匣同样使装填手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除这10发炮弹之外,坦克的其他弹药均被存放在炮塔下方的支架当中。这种将大量弹药置于车身之中的作法在以色列国内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塔尔将军便公开批评这种设计对坦克乘员的安全性极为不利,主张还是应当将弹药置于车身的底部。但也有意见提出将弹药置于车底又会增加装填手的操作难度,同时将弹药置于主炮尾部亦不甚合理,认为应将弹药移至最为安全的车尾存放。 侦察能力 梅卡瓦Mk4火控系统的核心为埃比特系统公司生产的“奈特”-3瞄准系统的改进型,追加装配了以军最新研制的自动跟踪系统。该跟踪系统以第三代红外夜视仪为基础,可根据目标的移动情况自动计算射击数据,且自带专用减震器,保证在瞄准时丝毫不受车身颠簸的影响。另外,Mk4还为射手专门配备了一部高精度热成像仪,在夜间和恶劣气候条件下作战时,它可以帮助射手锁定目标。
由于以色列军队长年在加沙地区同巴勒斯坦武装进行巷战,巴勒斯坦民兵经常利用城市建筑物为掩体向以军坦克发动偷袭,这就对坦克的外界感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Mk4为每个乘员配备了外部侦察用监视器,可将车身四周的情况如实反映给每一位乘员。当坦克需在市区作长时间停留时,4名车组人员还可分工负责监视方向(这也是Mk4依然保留4名乘员的原因之一)。相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主战坦克都只是车长席才安装有全景监视器,Mk4的这一设计无疑有助于提升装填手和射手作战参与程度和减轻车长的负担。当然,车长还另行配有专用的情报和通讯设施,为其制定坦克的行动方案提供信息支持。有消息说,埃比特系统公司还为Mk4坦克研制了烟幕发生器、无线电干扰器和激光探测、预警装置,但以色列 尚未向外界透露这些子系统的详情。 防护能力 防护能力是衡量坦克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对于一贯轻规模、重质量的以色列军队来说,坦克的生存能力更是其装备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以军认为,仅仅依靠完善坦克的战场信息获取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作战的需要,要想在混乱而又多变的巷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坦克必须具备充分的抗打击能力。因此,梅卡瓦系列坦克一直坚持“防护为基础、保护乘员为中心”的原则,大胆地突破了坦克火力、机动和防护三大性能平衡的观念。在Mk4的研制过程中,以军提出了综合利用各类手段,在单车上实现协同防御的概念,这一概念又被称为“立体防御”。
Mk4虽然是主要着眼于城市作战而开发的坦克,但其正、侧面的装甲厚度却几乎与伊拉克战争中的挑战者2坦克相当,防护部分的重量约占整车重量的75%(其中绝大部分是用于防护的装甲和发动机重量),比其他坦克的50%要高许多。难怪其自重高达65吨,是世界上最重的主战坦克之一。
Mk4采取新的装甲防护措施,其外形与前几型相比有明显变化,整个炮塔外形如飞碟,形状扁平,四周带有复合装甲,正面装甲呈楔形。这种独特外形有效地减少了正、侧方的暴露面积,极易导致敌方武器在命中时产生滑弹,对于防御从屋顶等高处射来的轻型武器尤为有效。炮塔的顶部也装有瓦片状的模块装甲,仅20-30毫米厚的炮塔装甲就能抵御反坦克导弹等重型武器从正前方以70°角的袭击,而且只要不被敌弹瞬间击穿,炮塔的伞状结构便可迅速将来弹的能量分散。梅卡瓦的首上水平倾角不大于20度,使得RPG武器引信无法正常引爆.
除了炮塔设计独特外,整体式火炮防盾设计也让人称赞。防盾盖板可随着火炮的俯仰而滑动。无论俯仰到什么角度,它都能对炮塔内电子系统和火炮俯仰装置进行滑动保护。然而,当把炮塔和车身最大限度地“压扁”,又在车顶加装了坚实的装甲之后,坦克乘员和装备如何出入车舱便成了一个难题。对此,Mk4的设计师又独辟蹊径,4名乘员均经由车长室旁一个小舱门进出车舱,而弹药等装备则通过车身后部的舱盖安放到车内。这样既保证了人员出入和弹药装卸的方便,又可不牺牲坦克的安全性能。
像梅卡瓦Mk3一样,Mk4的车身四周也挂有相同的模块化复合装甲,后者的模块化复合装甲更先进,主要是它的复合装甲组件用了新材料,装甲结构样式也有新变化。为了加强驾驶员的防护,以色列的设计师甚至还在驾驶舱的内壁上也敷设了一层轻型装甲。由于地雷是巴勒斯坦武装部队的常用武器,所以以色列军方专门对Mk4的底部装甲进行了强化,使其足以应付强力地雷的冲击。2006年的冲突中虽有五十梅卡瓦在大当量IED和世界一流穿深的RPG29及短号导弹打击下被击中,但只有24辆被击穿装甲,绝大部分被修复。共计五辆永久损失,其中仅有两辆IV型是因IED和短号导弹攻击而永久损失。有一辆IV型开到IED上,但由于V形车底设计只死亡一名乘员,其余六名乘员和步兵免于死亡。所有坦克乘员中死亡23人,其中18人是五辆永损车中的。战后以军方称梅卡瓦表现令人满意.,尚无证据能证明此战中有一辆梅卡瓦是正面击毁的。
此外,以色列军方一向对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抱有浓厚的兴趣,据悉,以色列国防部正在同拉斐尔公司(Rafael Armaments Development Authority)商洽为Mk4加装车载反导弹系统,该系统可对飞行中的反坦克导弹进行拦截。有了这些防御利器,Mk4 在面对巴勒斯坦武装部队的单兵武器时简直就可以说是无敌的“钢铁巨兽”。
以色列起初于2003年3月订购了3辆Mk4样车,并计划以每年50辆的速度装备部队。如果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话,到2014年时,以军将装备500辆以上的Mk4型坦克,加上已经拥有的1700余辆梅卡瓦1、2、3型坦克,其陆战实力足以傲视中东。但外界认为,从以色列眼前的军费规模来看,该国将很难如期完成这一计划。
梅卡瓦“Sholef”(Slammer)155mm自行火炮
原型车;不会产生。该车系索尔塔姆(Soltam)公司用梅卡瓦坦克底盘发展而成的。
梅卡瓦装甲回收车(原型)
原型车
梅卡瓦LIC
基于Mk3“Baz”和Mk4型坦克的城市战坦克。
梅卡瓦“Tankbulance”战场救援车
装有战场医疗能力。
梅卡瓦“Namer”步兵战车
2008对外公开的梅卡瓦改型。
梅卡瓦“Nemmera”装甲回收车
两个版本有不同尺寸的起重机和绞盘。


安装推土铲/扫雷设备的梅卡瓦坦克
该车系车体前下装甲板上装有以色列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扫雷设备和推土铲的梅卡瓦坦克。
排级通信型梅卡瓦坦克
该车系装有附加通信设备和附加天线的梅卡瓦坦克。
雌虎重型装甲输送车
雌虎采用了退役的梅卡瓦MkI主战坦克底盘,去掉炮塔和车体顶部,焊接了一个新的上层结构,车体尾部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安装了一个增强装甲的跳板式尾门,这扇尾部舱门比梅卡瓦的尾舱门更大,方便士兵进出。雌虎基本保留了原梅卡瓦MkI主战坦克的动力一传动系统,雌虎的动力系统仍然采用梅卡瓦MkI的900马力AVDS柴油机。由于去掉了沉重的炮塔,全重降低不少,因此可有更高的马力一吨位比。

中东战争的装甲作战有哪些故事?

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滋生轻敌情绪的以色列装甲兵,中了埃军诱敌深入之计,一个装甲旅深入伏击圈,损失惨重,连旅长也被俘虏。以色列装甲部队轻敌惨败,损失数十辆坦克。

在中东的几次战争中,以色列以一国之力与多个阿拉伯国家作战,但多次获胜。尤其是装甲部队,就像二战初期的德军一样,在战场上猛击,到处击败对手。

然而,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容易轻视敌人的以色列装甲部队被埃及军队困住。一个装甲旅深入伏击圈,损失惨重。连旅长也被抓了。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装甲部队遭受重创,损失数十辆坦克

1973年10月8日,埃及军队经过精心准备,在几个小时内迫使苏伊士运河突破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防线。

对防线寄予厚望的以色列人毫无准备,迅速组织军队反击。即使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他们也动用装甲部队袭击过运河的埃及军队。

埃及军队预计以军将迅速反击,事先设置陷阱,等待以色列坦克将其送上门。

埃及军队第二步兵师在费尔丹地区设埋伏圈,运送火箭筒。在道路两侧200多米处修建了射击掩体,并用沙丘进行伪装。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装甲部队遭受重创,损失数十辆坦克

此外,还布置了AT-3?萨加尔?反坦克导弹阵地和数十辆t-54坦克移动火力点。

由阿古里准将率领的以色列第190装甲旅高速冲向费尔丹大桥。

当时,装甲旅主要装备美制M-60坦克,也有少量M-48坦克和英国?百人舰长?坦克。

M-60坦克是第二代主战坦克中的佼佼者,产量高。在高峰时期,许多国家至少装备了11750辆M-60坦克。即使到了21世纪,世界上仍有6000多辆改进型M-60坦克在服役。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装甲部队遭受重创,损失数十辆坦克

坦克车长6.9米,宽3.6米,高3.9米,总战斗重量46.3吨,乘员4人。炮兵盾牌装甲的厚度为178mm,炮塔和炮身正面的厚度为110mm。

这种武器是一种105毫米M68来复枪,枪管寿命为1000发。它可以发射各种各样的炮弹。炮弹的数量是63枚。辅助武器是两门机关枪和12个帘幕榴弹发射器。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火控和电子系统,M-60的性能领先于同时代的坦克。美军声称M-60坦克是当时世界上第一辆!

以色列第190装甲旅拥有先进的坦克,没有注意到对手,全速冲锋。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装甲部队遭受重创,损失数十辆坦克

遇上埃及第二步兵师后,雅古里下令发动攻击,但在埃及军队反坦克武器的攻击下,30多辆坦克损失惨重。

雅库里很生气,命令所有剩余的坦克进攻,而埃及军队迅速撤退,诱使敌人进入之前设置的伏击圈。

以色列所有坦克进入伏击圈后,埃及军队的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开火。平均而言,每辆坦克都受到多枚火箭和反坦克导弹的攻击。

仅仅10分钟,以色列的大部分坦克就被摧毁,其余坦克仓促撤退。雅库里的坦克被毁,他自己也成了囚犯。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装甲部队遭受重创,损失数十辆坦克

这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围歼以色列190装甲旅的战役,这场战役通过埃及单方面的炒作传遍全世界。许多中国军事迷也喜欢这场战争。

但后来,随着信息的解密,显示这场战斗并不像埃及宣称的那样。

例如,参加战争的以军9个装甲旅中,没有190个装甲旅,只有一个190个装甲营,被俘的雅库里是其营长。

然而,这场战争对屡战屡败、损失惨重的阿拉伯国家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然而,它也使以色列人认识到发展更多保护坦克的必要性。后来,他们开发了系列坦克。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双方装备

阿拉伯国家配备的绝大多数是苏联制的武器,而以色列则大多是西方国家制的武器。 △阿拉伯国家军队
坦克:T-54 和 T-55,T-62,T-34 和 PT-76
飞机:MiG-21,MiG-19,MiG-17,Su-7B,Tu-16,Il-28,Il-18,Il-14,An-12
直升机:Mi6,Mi8
△以色列国防军
坦克:M4雪曼坦克(Sherman tank),M60巴顿坦克(Patton tank),百夫长坦克(Centurion tank),AMX,以及其他约200辆之前战争中俘获的 T-54,T-55 和 PT-76 坦克
飞机:A-4天鹰式攻击机(A-4 Skyhawk),F-4幽灵战斗机,幻象3型战斗机(Dassault Mirage III),超神秘4战斗机(Dassault Mystère IV),IAI Nesher,Sud Aviation Vautour
直升机:Super Frelon,CH-53,S-58,AB-205,MD500 Defender
①埃及空军与防空指挥
埃及空军在开战前有210架各式米格21战斗机,100架米格17战斗机,80架苏7B攻击机,5架伊尔28轰炸机与25架图16轰炸机。埃及空军在消耗战结束之后积极扩充空军的规模与提升飞行员的素质。飞行员需要通过两年半的学科与基础飞行训练,然后是80小时的中级课程与170小时高级训练课程。毕业之后还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在作战训练单位针对未来使用的机种进行最终的飞行训练。不过埃及在开打前始终无法解决飞行员数量短缺的问题。
埃及的防空指挥系统独立于陆军之外,麾下共有75000人,是埃及空军的3倍规模。当消耗战结束之后,埃及持续扩充SA-2与SA-3防空飞弹部署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阵地数量`这些阵地也利用水泥与砂石加强防御能力。1970年的一份报导指称埃及在该地区共有45个营的防空飞弹阵地。
②以色列空军
开战前以色列空军拥有127架F-4E战斗机与RF-4E侦察机,162架各式A-4攻击机,35架幻象IIIC战斗机,40架Nesher战斗机和15架超级神秘战斗轰炸机。以色列空军在当时比起其他国家空军拥有更充裕的各类空载电子干扰系统,包括ALT-27远距离干扰荚舱,ALQ-71噪音干扰荚舱与ALQ-87噪音干扰荚舱,同时许多战机上面装有雷达预警接收器与干扰丝和热焰弹释放器。但是许多以色列空军飞行员并不信任这些电子设备,加上埃及与叙利亚部署的防空飞弹密度超过以往,许多干扰设备无法有效的降低这些地面飞弹系统的效果。
此外,以色列空军还部署10个营的鹰式防空飞弹与超过400门40与20毫米防空炮。

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发展历程?

自1979年第一批“梅卡瓦’,坦克——“梅卡瓦”Mkl交付以色列国防军以来,“梅卡瓦”坦克已
发展了三代:1983年“梅卡瓦”Mk坦克问世;1989年“梅卡瓦”Mk3坦克服役;1995年“梅卡瓦”Mk3B“战隼”坦克被批准投入生产。如今,第四代“梅卡瓦”主战坦克——“梅卡瓦”Mk4已完成了1万公里的行驶试验,正进入最后设
计阶段,预计将于21世纪初装备部队。
总体布局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正面防护水平,“梅卡瓦”坦克采用了非同寻常的总体布
局:发动机舱和驾驶舱布置在车体前部;炮塔和战斗舱布置在车体中央;后部为载员舱,舱内可载8名全副武装的步兵或4副担架,但通
常用来装载弹药。弹药基数48发,其中备用弹存放在车体内的防火弹舱内。弹舱为分隔式,每发弹分开放置,这种放置弹药的方法具有隔热、防散裂和减少弹药自居的优点。待发弹存放在战斗舱底板上的鼓形防火弹舱内,从而降低了由于弹药爆炸引起火灾的可能性。车体后部有3扇门,中间一扇为乘员出入门,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放下后形成一个踏板,便
于乘员出入和补充弹药。行动系统两侧各有6个负重轮和4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辅动轮在后。车内乘员4人:车长、炮长、装填手和驾驶员。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其右侧为发动机。车长位于炮塔内右侧,炮长位于车长前下方,装填手位于炮塔内左侧。动力系统在“梅卡瓦”MKl和MK2坦克上,发动机功率只有
671千瓦,单位功率10.65千瓦/吨;“梅卡瓦”MK3坦克的发动机功率增至895千瓦,单位功率为14.66千瓦/吨;为了使“梅卡瓦”坦克克服战场机动性较差这一缺陷,“梅卡瓦”Mk4坦克的发动机功率提高到了1100千瓦。行动系统“梅卡瓦”Mk3坦克的行动系统采用了新型螺旋弹簧悬挂装置,使负重轮的总行程达604毫米,其中动行程300毫米、静行程304毫米,非常适合在恶劣路面上行驶,也符合以色列国防军的“在崎呕山路上以铡公里/4、时的速度行驶时必须保证乘员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在“梅卡瓦”Mk4坦克上,这些将予以保留。
防护系统“梅卡瓦”MK3坦克是首辆采用模块化装甲的主战坦克。这种模块化装甲是根据坦克各部位的形状和被击中的概率设计而成的,安装时用特殊的装置将其固定在坦克车体和炮塔的结构装甲上。其特点是根据需要可迅速更换装甲,一旦研制出性能更好的装甲,可以很容易地拆下旧装甲,换上新型装甲,作战时如果某些装甲模块被损坏,可在野战条件下迅速更换;另外这种装置还可以承受坦克高速运动或中弹时产生的高强度动态载荷。“梅卡瓦”Mk4坦克除采用上述模块化装甲以外,还将安装全方位综合防护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探测、威胁排序和自动或人工防御功能,对来自四周和顶部的威胁均具有较高的防护能力。以色列国防部的官员说,“梅卡瓦”Ⅳ的关键性能还处于保密阶段,包括一种电磁威胁识别告警系统。他们说“梅卡瓦”Ⅳ安装了模块式特种装甲,而且是第一次安装到炮塔上。车上携带的48发炮弹都装在保护容器内。由于最近刚有两辆“梅卡瓦”Ⅲ坦克被巴勒斯坦的地雷炸毁,“梅卡瓦”Ⅳ的底部增加了附加装甲。
“梅卡瓦”Mk4坦克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乘员的生存条件。例如,在车辆门窗关闭时,坦克的超压式集体三防系统在车内乘员不穿防护服和不戴防毒面具的情况下,也能使乘员得到很好的保护;在车辆需要打开舱门作战时,过滤过的空气能够直接进入乘员所穿戴的个人防护装备和防毒面具。此外,该坦克还装有先进的空调系统,它能够使经热交换以后的循环空气进人坦克车体和乘员的防护服。主要武器与最初给“梅卡瓦”MK4坦克安装140毫米滑膛炮的设想相反,该坦克仍保留了“梅卡瓦”Nk3坦克的120毫米滑膛炮、这种120毫米滑膛炮是由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研制的;其工作原理与德国的“豹”2和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坦克所用的火炮相同;也可发射上述两种坦克的弹药,但
反后坐装置已改用压缩气体作为储能元件,而不是以前惯用的螺旋弹簧。这一改进不仅使反后坐装置的直径减小了约100毫米,而且允许火炮使用更大的膛压发射弹丸,使弹丸的速度提高,穿甲能力增大。该炮的另一个特征是使用了新的一体式热护套,在维护保养时不拆热护套就可将抽气装置拆下来。热护套的作用是减小火炮身管因外、界气温变化及阳光、动力舱热辐射而引起的弯曲,据说新型热护套对此的效率提高了80%。
“梅卡瓦”Mk4坦克还将采用改进型动能弹,以增强其穿甲能
力。火控系统“梅卡瓦”Mk3B坦克的“勇士”MkIII火控系统带有电视定心跟踪型自动目标跟踪系统,依靠电视(昼间通道)/热成像(夜间和恶劣天气通道)摄像机输出的图像,自动地跟踪目标,能够在数公里的距离上精确地锁定目标。只要炮长瞄准上目标,自动目标跟踪系统就能自动保持对目标的瞄准,不管坦克本身和目标如何运动,瞄准线总是锁定目标,即使因
地形变化而使目标在短时间内被遮住,一旦目标再出现,启动目标跟踪系统也能立即重新瞄准目标。该自动目标跟踪系统可使坦克对运动目标的首发命中串提高40%。60%,能显著提高坦克对直升机和高速行驶的敌坦克等快速运动的目标的攻击能力。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坦克装备有这种系统。“梅卡瓦”Mk4坦克的火控系统将使车长在装甲的保护下具有完全的猎歼能力;其模块化的设计使它具有非常好的改进能力。炮塔驱动装置为全电动式,由炮长和车长控制。这种全电式炮塔驱动装置比原来的液压式炮塔驱动装置安全可靠,并且使火炮的方向旋转和高低俯仰运动迅速而精确,提高了火力转移速度。由于改进了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梅卡瓦”Mk4坦克将完全能够满足以色列国防军21世纪初的作战要求。
参考资料:http://bbs.cnxp.com/archiver/?tid-151901.html

架桥坦克在战争中有怎样的战绩?

1973年10月,中东战场上发生了一次坦克大战:叙利亚和埃及两面夹攻以色列,以闪电的速度,用突袭的计谋,初战告捷,以色列伤亡惨重。

可是,这场战争打到结束谁输谁赢呢?谁都想知道个水落石出。让我们先讲这个故事:

10月6日,埃及人曾渡过苏伊士运河,偷袭以色列。现在是10月14日,以色列人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重演渡河那一幕。

那天,以色列的炮群向苏伊士运河西岸猛轰,西岸埃及部队第二军和第三军的交界处,烟尘翻滚,弹云蔽日。两个兄弟军谁都没有注意这个结合部,谁都不重视这薄弱的一环。两个军的最高指挥官的看法是相同的:这是以色列人的正常骚扰。

骚扰还分正常与不正常的,真是战争生育的怪论!

天色很快暗下来,趁此机会,以色列的大批军队向运河98公里处集中。随即,一种怪模怪样的坦克来到河边。士兵们大叫:“长臂将军来了,长臂将军!”

“长臂将军”是坦克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正式的名字是架桥坦克。

架桥坦克的顶上没有炮塔,却驮着一个扁扁平平的可以伸缩的钢桥,只见它们来到河边,迅速把折叠桥梁的一头抬起,然后一折一折放开,桥梁的那一头一下子搭到水中,足足有22米长。前后只不过花了3分钟时间。

又一辆架桥坦克驶来,也把22米长的桥梁放入水中,并接起前一段浮桥。再一辆架桥坦克驶来……,不一会儿,河上的桥架好了(它的载重量是30~60吨)。

以色列军队的士兵和坦克从浮桥上鱼贯而过,到达对岸。

埃及军队听见人声、机声、脚步声,胡乱地打了几枪。漆黑的夜晚,敌我难分。

清晨,东方拂晓。以色列的700名士兵和20辆坦克已经到达西岸。埃及军队在河边掩体里向东岸观察,把大批正待渡河的以色列士兵,误认为是渡过河去的自己人。

以色列人发动了猛烈的攻势,首先全歼埃及的萨姆导弹阵地。然后,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之下,向埃及国土的纵深挺进。后面的增援部队不断通过浮桥跟了上来,3天之内,就有1.5万名士兵和200辆坦克渡过河,他们占领了运河西岸25公里宽的河岸地带。

埃及的大部队正在东岸作战,以色列人却偷偷摸摸从后面直捣埃及人的老家!

埃及最高统帅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命令东岸的埃及炮兵调过炮口,向以色列偷袭者开火。

千炮齐鸣,黑烟冲天。埃及炮兵不得已,把炮弹打在自己的国土上,解决后患要紧!

以色列部队不顾炮火,一举突破埃及第二军和第三军的交界处。数辆架桥坦克在部队中穿梭来往,见水架桥,使坦克驶过大苦湖,躲进棕榈树林隐蔽起来。

10月17日,以色列人以500辆坦克和2.5万名士兵的强大兵力,向埃及的苏伊士城发起总攻。事态相当严重!埃及军队拚死抵抗,又一场坦克战在运河西岸打响。

经过数天激战,以色列部队没能攻下苏伊士城,但已经占领大苦湖西岸,并切断了苏伊士城与伊斯梅利亚城之间的联系。

10月22日,国际组织出面调停。以色列政府和埃及政府都同意停战。以色列当面说和,台下踢脚。22日,以色列统帅部命令部队继续向南攻击,并出动飞机,配合坦克部队进攻苏伊士城。

埃及第三军给予以色列军队迎头痛击,一天就击毁以军坦克50辆。

10月23日,以色列重新发起总攻,终于包围了苏伊士城。兵临城下!晚上,埃以双方达成协议——停火。

以色列军队能在这次中东战争中反败为和,说句公道话:架桥坦克起了重要的作用。没有架桥坦克,他们就不能突袭敌后,把前方的危机缓和下来。

架桥坦克能架桥,也不是一“架”而不可收。战争结束,所架桥梁又可由坦克的乘员把它叠起收好,只不过所花时间与放下相比稍慢一些而已。

架桥坦克是一种在坦克底盘上装有特种桥梁和特种架桥装置的坦克,它的桥梁是可以伸缩折叠的钢桥,平时成折叠状态,背在坦克底盘上,战时遇到障碍,靠本身动力和装置,迅速将桥梁架好。

架桥坦克服务“周到”,等到坦克通过桥后,架桥坦克可迅速将桥梁折叠起来,仍然背在底盘上,然后随部队前进。

架桥坦克架的桥,一般长20~30米,桥梁载重为30~60吨,它架好一座桥需要2~10分钟,收起桥来则要5~15分钟,真是收放自如。桥梁的架设和撤收,由乘员在车内操纵。英国的“奇伏坦”架桥坦克,全重53.85吨,桥长24.4米,3分钟就可把桥梁从背上卸下架设好。

以色列现役主战坦克

 从1998/1999年“梅卡瓦”3居第10位,到2000年“梅卡瓦”3“猎鹰”居第6位,再到2001/2002年“梅卡瓦”4跃居第4位,“梅卡瓦”坦克的蹿升,令人刮目相看。“梅卡瓦”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为60吨,乘员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车体内部由前至后分别为: 动力-传动舱(前左)、驾驶室(前右)、战斗室和车厢。通常情况下,后部的车厢只装弹药,这也是“梅卡瓦”坦克的弹药基数大得惊人的缘故。必要时,后部车厢可载8名全副武装的步兵或4副担架。车体后门的结构很有意思,它实际上有3个后门,左面是蓄电池装卸舱门,右面是三防装置保养舱门,中间的主后门分上下两扇,上扇门向上开,下扇门向下开,可以从车外开启,但车内有闭锁装置,像防盗门一样,中间后门主要用于装卸弹药、乘员上下车和运送伤员,门上有一个60升的饮用水桶。战斗室内,车长位于火炮右侧,炮长在车长的前下位置,装填手位于火炮左侧靠后的部位。
 机动性能   Mk4采用德国 MTU833 内燃发动机,该发动机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部授权制造,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103千瓦,远远超过Mk3上安装的美制AVDS-1790发动机,且成本更为低廉。更为难得的是,MTU833的体积较小,这使得Mk4车身前方的发动机罩外观平整,不像Mk3一样高高隆起,对改善坦克乘员的视野十分有利。与MTU833发动机匹配的是德国伦克公司的RK325自动变速箱。这种自动变速箱体积虽很小,传动效率却很高,它有5个前进挡、2个倒挡,而不像前几代的变速箱仅有2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   车身悬挂系统变化不大,仍采用弹簧减震器,其减震冲程长达600毫米,足矣应付戈兰高原的丘陵地貌,即使是在布满岩石的河滩上,Mk4仍能以60公里的时速行进。此外,Mk4还装有辅助动力系统,在主引擎停止工作的情况下,该系统可以为车载电池充电和向射击系统提供电力保障。   武器装备   “梅卡瓦”Mk4的主炮仍沿用Mk3坦克上的120毫米滑膛炮,但反后坐装置已改用压缩气体作为储能元件,而不是以前惯用的螺旋弹簧。这一改性不仅使反后坐装置的直径减小了约100毫米,而且允许火炮使用更大的膛压发射弹丸,使弹丸的速度提高、穿甲能力增大。该炮的另一个特征是使用了新的热防护套,导热性更为均匀,这样炮管温度变化所导致的形变更小,从而提高了火炮的射击精度。据说以色列国防军借鉴了“豹”2A6坦克及“勒克莱尔”坦克的火力增强方案,为Mk4专门研制了一种新型穿甲弹,该弹具备较高的初速和精度。除此之外, Mk4 的主炮还可发射近年来新出现的反人员/器材穿甲弹(APAM)和激光制导反坦克炮射导弹( LAHAT )。   辅助武器为数挺7.62毫米机枪以及1门60毫米内置迫击炮。选用60毫米迫击炮作为辅助武器是“梅卡瓦”坦克的一大特色,“梅卡瓦”Mk4继续保持了这一特色。该炮可从后膛装弹,弹道弯曲,在城市作战中可杀伤隐藏于建筑物后面的武装人员。当敌方反坦克导弹袭来时,它能快速发射烟幕弹等干扰弹药,让来袭导弹找不准方向、徒劳无功。   此外,Mk4的车身后方新增了两具旋转式弹匣,每只弹匣可容纳5发炮弹,炮弹的类型由车载计算机统一管理。弹匣被安置在炮塔内一个独立空间里,以防止车内弹药爆炸而造成对乘员的伤害。装填手只要按下选择按钮便可找到所需的炮弹,然后将其送入炮膛。因此,Mk4虽然不具备类似“勒克莱尔”坦克及日本90式坦克那样的自动装弹功能,但这两个弹匣同样使装填手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除这10发炮弹之外,坦克的其他弹药均被存放在炮塔下方的支架当中。这种将大量弹药置于车身之中的作法在以色列国内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塔尔将军便公开批评这种设计对坦克乘员的安全性极为不利,主张还是应当将弹药置于车身的底部。但也有意见提出将弹药置于车底又会增加装填手的操作难度,同时将弹药置于主炮尾部亦不甚合理,认为应将弹药移至最为安全的车尾存放。   侦察能力   “梅卡瓦”Mk4火控系统的核心为埃比特系统公司生产的“奈特”-3瞄准系统的改进型,追加装配了以军最新研制的自动跟踪系统。该跟踪系统以第三代红外夜视仪为基础,可根据目标的移动情况自动计算射击数据,且自带专用减震器,保证在瞄准时丝毫不受车身颠簸的影响。另外,Mk4还为射手专门配备了一部高精度热成像仪,在夜间和恶劣气候条件下作战时,它可以帮助射手锁定目标。   由于以色列军队长年在加沙地区同巴勒斯坦武装进行巷战,巴勒斯坦民兵经常利用城市建筑物为掩体向以军坦克发动偷袭,这就对坦克的外界感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Mk4为每个乘员配备了外部侦察用监视器,可将车身四周的情况如实反映给每一位乘员。当坦克需在市区作长时间停留时,4名车组人员还可分工负责监视方向(这也是Mk4依然保留4名乘员的原因之一)。相对于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主战坦克都只是车长席才安装有全景监视器, Mk4 的这一设计无疑有助于提升装填手和射手作战参与程度和减轻车长的负担。当然,车长还另行配有专用的情报和通讯设施,为其制定坦克的行动方案提供信息支持。有消息说,埃比特系统公司还为Mk4坦克研制了烟幕发生器、无线电干扰器和激光探测、预警装置,但以色列 尚未向外界透露这些子系统的详情。   防护能力   防护能力是衡量坦克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对于一贯轻规模、重质量的以色列军队来说,坦克的生存能力更是其装备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以军认为,仅仅依靠完善坦克的战场信息获取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作战的需要,要想在混乱而又多变的巷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坦克必须具备充分的抗打击能力。因此,“梅卡瓦”系列坦克一直坚持“防护为基础、保护乘员为中心”的原则,大胆地突破了坦克火力、机动和防护三大性能平衡的观念。在Mk4的研制过程中,以军提出了综合利用各类手段,在单车上实现协同防御的概念,这一概念又被称为“立体防御”。   Mk4虽然是主要着眼于城市作战而开发的坦克,但其正、侧面的装甲厚度却几乎与伊拉克战争中的“挑战者”2坦克相当,防护部分的重量约占整车重量的75% (其中绝大部分是用于防护的装甲重量),比其他坦克的50%要高许多。难怪其自重高达65吨,是世界上最重的主战坦克之一。   Mk4采取新的装甲防护措施,其外形与前几型相比有明显变化,整个炮塔外形如飞碟,形状扁平,四周带有复合装甲,正面装甲呈楔形。这种独特外形有效地减少了正、侧方的暴露面积,极易导致敌方武器在命中时产生滑弹,对于防御从屋顶等高处射来的轻型武器尤为有效。炮塔的顶部也装有瓦片状的模块装甲,仅20-30毫米厚的炮塔装甲就能抵御反坦克导弹等重型武器从正前方以70°角的袭击,而且只要不被敌弹瞬间击穿,炮塔的伞状结构便可迅速将来弹的能量分散。   除了炮塔设计独特外,整体式火炮防盾设计也让人称赞。防盾盖板可随着火炮的俯仰而滑动。无论俯仰到什么角度,它都能对炮塔内电子系统和火炮俯仰装置进行滑动保护。然而,当把炮塔和车身最大限度地“压扁”,又在车顶加装了坚实的装甲之后,坦克乘员和装备如何出入车舱便成了一个难题。对此,Mk4的设计师又独辟蹊径,4名乘员均经由车长室旁一个小舱门进出车舱,而弹药等装备则通过车身后部的舱盖安放到车内。这样既保证了人员出入和弹药装卸的方便,又可不牺牲坦克的安全性能。   像“梅卡瓦”Mk3一样,Mk4的车身四周也挂有相同的模块化复合装甲,后者的模块化复合装甲更先进,主要是它的复合装甲组件用了新材料,装甲结构样式也有新变化。为了加强驾驶员的防护,以色列的设计师甚至还在驾驶舱的内壁上也敷设了一层轻型装甲。由于地雷是巴勒斯坦武装部队的常用武器,所以以色列军方专门对 Mk4 的底部装甲进行了强化,使其足以应付强力地雷的冲击。   此外,以色列军方一向对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抱有浓厚的兴趣,据悉,以色列国防部正在同拉斐尔公司商洽为 Mk4 加装车载反导弹系统,该系统可对飞行中的反坦克导弹进行拦截。有了这些防御利器, Mk4 在面对巴勒斯坦武装部队的单兵武器时简直就可以说是无敌的“钢铁巨兽”。   以色列起初于2003年3月订购了3辆Mk4样车,并计划以每年50辆的速度装备部队。如果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话,到2014年时,以军将装备500辆以上的Mk4型坦克,加上目前已经拥有的1700余辆“梅卡瓦”1、2、3型坦克,其陆战实力足以傲视中东。但外界认为,从以色列目前的军费规模来看,该国将很难如期完成这一计划。

标签 以色列公布坦克作战画面的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