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

拼搏

西汉骑兵的没落:三万汉军战斗力还不如乌桓、鲜卑附属国的战力_汉军与匈奴之战

admin

本文目录一览

汉朝像瘟神一样活在匈奴人心中,他的军事实力有多强?

西汉骑兵的没落:三万汉军战斗力还不如乌桓、鲜卑附属国的战力_汉军与匈奴之战-第1张-游戏-拼搏

秦国源于陇西,马背部族不缺骑兵,配上带有望山的弩,骑射无论精度还是射程都超过匈奴。再加上军功爵的刺激,还是可以很占优势的。到汉朝初期,匈奴势力壮大,而汉军至少在骑兵方面一定是不如秦兵的。此消彼长之下,就打不过匈奴了,直到汉武帝时期举国之力发展骑兵,用骑兵跟匈奴玩起了对攻,这才得以数次直捣匈奴老窝,从而扭转战局。

匈奴全民皆兵世代游牧,在国家建设和管理上几乎没有成本,汉朝农耕社会就不一样了,一个人在千里之外的前线打仗后方可能需要十个人的劳动力去供应他。就跟正规军打游击队一样,工业时代大多数国家都玩不起这种持久战,更不要说封建时代的那个生产力了,根本耗不起。

秦为什么要建长城,就是没办法消灭匈奴。汉朝前期也一样的,正面对战匈奴一样打不过汉朝,他们只是偷袭搞得边境不宁,所以最终让汉朝下决心要灭了他们。而且就算是前期,也不是一直被打的,虽然有和亲,但匈奴没饭吃的时候还是要来抢的。而汉朝也不是白给他们打的,会组织扫荡行动,打击长城边上的匈奴人。但没办法深入大漠消灭他们,没有大漠做掩护,无论秦还是汉都能轻松吊打匈奴。不要总认为匈奴有多强,其实从头到尾他们对汉朝做的基本就是些偷鸡摸狗的事,基本没敢和汉正面对战过。他们打汉朝不是因为他们强,而是不抢实在活不下去了,只能来边境冒险。当汉军深入大漠,他们无处可逃不得不正面和汉军刚时,完全是被吊打。

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就是特种部队的象征,不是汉朝不行,是汉朝初期没有庞大的骑兵部队,不然汉武帝时期也不会大规模养马发展骑兵部队了,秦朝的骑兵那时候算是无敌的存在了,灭六国,匈奴怎么会是对手,只能游击打击秦朝,之后才有了长城的修建防止匈奴。

长城的功能,就跟自家的院墙功能是一样的。6500公里的长城,假设算放20万军队,平均每300多米才有一个人,能有多大防御效果。但是长城隔开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阻隔了匈奴散兵劫掠。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双方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就会迅速拉开差距。集聚国力之后就可以长城上的据点为根基,缩短后勤补给线,把战场推到匈奴地盘。国力不济还可以利用长城预警功能,死守关隘不使游牧民族肆虐。

秦军并未轻易战胜匈奴。左犬戎,中匈奴,右东胡,其实都是?中原以外之游牧民族。在秦穆公之前,秦的祖先一直与犬戎作战,守卫西垂,秦仲就是死于犬式。犬戎包括很多部落分支,包括猃狁。猃狁也被螎入匈奴。秦与游牧民族作战比较风光是穆公时期。其他时候也是败多胜少,秦始皇发兵三十万于上郡修长城,是为无勇抵御匈奴,可没说战胜过匈奴。

秦国也仅能征服农耕民族,而对于匈奴及西域还真没本事征服,仅能打打防御战,否则绝不可能耗巨资修长城,而是寻而歼之。秦朝国土也仅是原六国国土及征服百越而来。而汉高祖、文帝、景帝时期匈奴也只能在边境骚扰,并未能占领汉朝土地。所以秦朝并未比汉初强,而汉武帝则是寻而歼之,一劳永逸。从来只有"强汉盛唐"之说,以前从没听有强秦(不是相等六雄)之说。

客观上讲,秦代的匈奴尚未达到鼎盛期,它是在冒顿单于之后才日益强大起来的。汉朝在灭楚之后的战力其实还真不如吞并六国之后的秦军强悍。主观上,刘邦灭楚伊始便贬了韩信等一流良将,谋略家张良实际也靠边站了,这也是造成平成之围的重要原因。"国恒以弱亡,独汉以强亡",汉军的战斗力从汉初到汉末一直都很强大,足以碾压匈奴。汉初的失败忍让,轻敌中计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灭秦伐楚的长年战争,导致民困国虚,无力支撑抗击匈奴,只能委曲求全。

随后又是分封诸王导致的内斗和内战,导致汉朝无暇顾及北伐匈奴。直到汉武帝时,兵精粮足,诸王平定,汉军的惊天战斗力才得以对匈奴尽情爆发。所以说,攘外必先安内。虽然汉朝对匈奴作战胜少败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数次用兵,都是在匈奴生产时期,马匹和羊的繁殖续膘需要周围环境宁静和谐,此时汉军突袭,打乱了动物的繁殖周期,匈奴疲于奔命抵抗使得马牛羊的产仔率大大降低,影响了整个匈奴社会的发展,严重削弱了匈奴的有生力量。

秦朝时期秦朝也只是和匈奴势均力敌而已,随着秦朝灭亡、楚汉争霸,带来了更多的战争才建立的汉朝,这时的汉朝也是生灵涂炭,这时的经济、军力肯定比秦朝弱得多,而匈奴却在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说汉朝初期的匈奴肯定比秦朝时期的匈奴强大,所以文景时期不得已采取和亲的策略、进贡的策略稳住匈奴,与匈奴和平发展,自己好休养生息慢慢发展。

正是文景之治积累了一定的国力以后,汉武帝才有资本对匈奴开战,可惜汉武帝过度穷武黩兵、骄奢淫逸,虽然打败了匈奴,却把文景之治打下的国力民生给葬送了,这时的民间民生凋敝、百姓疾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简直比秦末还要悲惨,也是多亏了继任者刘弗陵的休养生息政策,才让衰败的西汉延缓了灭亡的时间。

汉后期对匈奴是主动作战,虽然胜负参半,但战场在匈奴境内,匈奴人处于守势,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赶着牲畜到处乱逃,使其经济民生大受打击。可以说最后就是两国消耗战,拼国力。最终匈奴严重耗不起,也发生内部矛盾,最终消失于历史,而大汉也国力不再鼎盛。

西汉骑兵的没落:三万汉军战斗力还不如乌桓、鲜卑附属国的战力

在西汉时期,卫青、霍去病史上有名的军事将领连连击溃匈奴, 维护了西汉的国家稳定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诗句用在这两位名将身上再适合不过。

在那个时期,汉朝的骑兵不亚于西北大漠上的匈奴骑兵,有着辉煌的战绩。过眼云烟的 历史 不经意间隐藏着怎样的危机四伏,西汉的骑兵为何从辉煌走到了没落?

1、两汉军事训练对比

战争关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军队的战斗力和军队建设为历来统治者所重视。汉代建国以来,国家版图的不断向西扩大, 少数民族间的侵扰也是时有发生。

在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除了继承前朝的优点又发展了自己的特色地方。

军队的训练当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环境而设置其具体内容,并且还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来进行,以显示其正式性和政府的重视。

军事训练当分为地方的日常训练和每年八月的大考,即都试。 但是到了东汉时期 ,日常军事操练和考核已经不再军队的日常议程上。

即使有也是走个形式,这与东汉时期政策的变化分不开的。东汉军事力量上的大幅度下滑与西汉不可同日而语,这与没了卫青、霍去病西汉的名将关系不大。

导致的结果是在多次少数民族之间战争骚扰中处于下风,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两汉时期军训的特点

汉代军事训练较先秦来看更加接近实战。它不单单是要求严格,由"死"的现象说明,军事训练环境更接近实战化。

或许存在军事对抗现象, 故而更能说明军事训练目标的执行情况 。汉代在以都试为代表的正规军事训练之外,训练方式开始多样化,训练在更深层次逐渐步入常态,形成了以皇帝为首的首脑阶层不定期校阅军队的制度。

东汉取消都试后, 关于水军的训练则更为少见 ,虽然在东汉初以及东汉末曾出现了一些比较著名的水战,但参战舰只多为临时督造或征调。

水军组成人员和水军的物资储备也是临时征调。汉代军法军纪之严格,就连表情动作不庄重,造成军容不整,也要处以严刑,这也反映了汉代强调治军严谨的特点。

1、西汉征兵制导致民间训练普遍

汉代 社会 军事训练群体的广泛性,说明了军事训练内容的丰富,也反映了当时 社会 的尚武之风,军事训练的普遍性在征兵制条件下是非常必要的。

征兵制的一个重要特点 便是让被征戍之人自治武备 ,而自治武备不仅要置办行军器具,还要实现人与武器装备之间配合程度的熟练,这就需要自身长期的专门训练。

这也是民间军事训练兴盛的一个潜在条件。训练环境复杂而又有利于接近实战,军队训练一般是固定的训练场所,如校军场等。

而民间训练则一般无固定的训练场所, 训练环境复杂是其基本特性 。民间训练在兵器的配置与训练程度上有自己的优势。

在训练年龄和武器装备的普及性上便可见一斑,训练年龄日趋年轻化,这也说明了训练时间的延长。

西汉时期关于正规军事训练以外的民间训练活动种类很多, 但到了东汉时期, 民间军事训练绝少,就连军队正规的军事训练很少。

2、东汉时期军队兵制的变化导致战斗力下降

由于东汉初期,汉政府取消了都试讲武制度,由常备兵制向募兵制转变,遇有地方叛乱或边境冲突,多派中央军或屯兵前去镇压。

加之东汉取消了都尉和州郡驻兵, 这样一来地方武备不复存在, 一遇紧急状况只能疲于应付,军队战斗力明显下降,这也是东汉在长期的与少数民族战争中常常失利的重要原因。

1、东汉王朝干的好事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巨大的军事压力迫使东汉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西北边防,虽然光武中兴之初,致力于休 养生 息,一切务求从俭。

在军事方面,以屯兵取代地方武备, 取消都尉官和都试制度 ,并裁减兵员的做法诚然节省了大量军费和减轻了政府负担,减轻了百姓的压力。

但同时也削弱了军队战斗力,使其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屡次失败,加剧了边防压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正因如此, 东汉才有意加强了西北边 防,进而派驻军队,由此就必然会产生军事训练。

因为军事训练是保障军队持久战斗力的根本,缺乏或丧失战斗力是由于军队素质偏低,而这恰恰是缺少军事训练的结果。

2、三万汉军战斗力还不如乌桓、鲜卑附属国的战力

东汉北军五校中的禁军突骑以及黎阳营的营兵突骑,在东汉开国之后由于承平日久而战斗力日渐衰弱。

非但无法在原本同为幽州突骑的 乌桓、鲜卑 等属国突骑面前,展现出与其崇高政治地位相应的强大战斗力。

甚至在诸如讨伐叛羌迷唐这种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战役中都不得不陷入苦战,而必须在付出惨重损失后才能勉强获得胜利。

西汉对骑兵建设更重视,大力度发展骑兵,骑兵规模庞大,骑兵建设影响到马政、祭祀、财政、对西域征伐等方面的大政方针, 反观东汉则相对保守, 倚重附属国的骑兵,自己的骑兵规模大量缩减。

东汉建国后,由于偃武修文实行以柔道治国的保守方针。依靠少数民族兵和边境屯驻营兵来防守边疆。 整体边防实力薄弱 ,难于适应辽阔边防战线的需要。

军队实力不强,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与西汉相比,外患越来越严重。军队的战斗力离不开军队的体系,而体系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国家对外对内军队战略上的政策与军队的战斗力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文/南宫钦

一个汉兵敌五个匈奴兵,秦汉时代的中国有多牛?

提起来中国古代,人们总爱提到汉唐雄风,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和同时代比较,秦汉时代的中国是无与伦比的强大,这种强大是从软实力到硬实力的全面强大。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秦汉时代中国强到什么程度。







秦王朝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就开始对外用兵,平百越,征伐匈奴,秦军大将蒙恬一战却匈奴三百里,使其数年之中不敢南下放牧。

汉朝初年因为长期战乱导致国力贫弱,汉高祖白登之围受辱,但是数十年后,恢复元气的汉王朝就开始了大肆征伐,将当时亚欧大陆最强的游牧民族匈奴击败。

汉武帝时代,汉朝 在册的战马达到60万匹,这一数字直到800年后的唐朝才被超越。

汉初皇帝凑不齐四匹同色的马驾车,而到汉武帝时代家家户户都有马匹,在京城你如果牵着小一点的马走在街上,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是要遭到鄙视的。仅此一点,就比1000多年后的宋朝强百倍。







秦汉时代的中国强大不仅仅是文化和经济实力,在军事力量上也是独一档的存在。

在我们印象中,中原王朝的士卒惧怕北方游牧民族,毕竟北方草原骑兵骁勇善战,南方士卒多文弱。

但是,这是西晋以后才有的问题,秦汉时代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

秦汉民风彪悍,几乎是全民皆兵,中原人营养比北方游牧民族更丰富,身材更高大,力量强壮的多。

汉文帝时代,大臣晁错给皇帝上书称:一个汉军步兵可以抵挡五名匈奴步兵。

可见当时汉匈之间如果不考虑战马的因素,汉军士兵的战斗力是完爆匈奴人的。

所不如的仅仅是战马,当汉武帝时代彻底解决了战马问题,匈奴就只有被动挨打的分了。






汉武帝晚年,政局不稳,太子刘据害怕自身不保,因此在首都发动了一场叛乱。

刘据打开长安武库,将兵器铠甲取出来,分给长安城中的百姓。

刘据宣称:天子在甘泉宫被奸臣劫持,我带着你们救驾。

结果刘据带着这几万临时武装起来的首都平民百姓,和汉武帝派来的汉朝正规军激战五天!血流成河!

直到最后汉武帝用攻心战术,百姓知道了真正谋反的人是太子,这才离开他,叛乱才被平定。

这相当于,现在的美国首都华盛顿,由美国副总统临时发放轻武器给首都平民,然后和美国精锐部队激战五昼夜不分胜负,直到美国总统亲自下令才解决,差不多一个性质。

你们说秦汉时代中国猛不猛?

匈奴人真的有那么强吗?汉军能打得过骑射手吗?

平城之战被视作耻辱,刘邦倾尽国力凑出了30万精锐,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上被围得水泄不通。在陈平的计谋之下,大汉出重金贿赂匈奴阏氏,又阏氏的软磨硬泡下,冒顿单于同意放走刘邦。匈奴人的包围圈开了一个口子,刘邦才得以脱身而逃。

很多人知道了这一个故事,就大肆吹嘘"匈奴有多善战"、"汉军打不过骑射手"。

在他们的印象中,汉朝就是被匈奴人虐了260年,每年上贡大笔金钱,才可以保证自己的平安。

如果是正面战斗,不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战斗力上。匈奴大军都是无法与汉军匹敌的,就算是汉军以寡敌众,也是不虚的。

那么刘邦的大军是怎么被匈奴人团团包围的呢?

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近代伟人是这么评价宋太祖的:"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与契丹人一样,马背上的匈奴人,在军队的机动性上,是强于用腿脚赶路的汉军的。

诱敌深入,就是他们对付中原人的策略之一,刘邦正是因为这个栽了跟头。

高帝中六年,骁勇善战的韩王信(不是淮阴侯韩信)被刘邦改封到太原郡,以马邑为国都。此举一是为了把"居天下之中"的韩国改封到边界,二是想以韩王信之勇武,抑制匈奴人的南侵。

第二年,高帝中七年,匈奴的冒顿单于就立刻对大汉的这一针对性部署做出了回应,派大军将韩王信围困在马邑,韩王信在种种因素下最终选择了投降。

刘邦集结32万大军御驾亲征,在战争的前期阶段,汉军吃到了甜头,韩王信的主力被刘邦击溃。

匈奴人曾被蒙恬夺走了700里土地,有过心理阴影。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是秦朝时期匈奴人的真实写照。

在汉朝以前,北方游牧民族一直被中原文明吊打。

可能是抱着"胡人本就弱鸡"的心态,刘邦并不把匈奴人放在眼里。

他派使者去找冒顿单于和谈,实际上是让其去匈奴军营"探虚实"。

匈奴人虽然落后,却也不傻,你派使者到我军营里来,我就让体格最弱的士兵去迎接你。

这是为了让刘邦以为匈奴军队弱小,而掉以轻心。

刘邦还就上当了。

在轻敌之心的作祟下,刘邦令32万大军全部进发,自己带着前锋精锐脱离大军开路。

前锋刚走到平城,刘邦去附近的白登山上看了下风景,匈奴人就来了。

冒顿单于一知道刘邦上当了,立刻就征调了40万大军,把刘邦围得是个水泄不通。

在白登山上,刘邦看见匈奴人的包围圈根本看不到尽头,直接病倒。

此时汉军主力还没赶到,白登山上的汉军又无法与平城里的军队联系,被包围七天后,在陈平的计谋下,汉军才得以脱围。

这场战役中,汉军和匈奴人,就没正儿八经地交过战。如果等到汉军主力集结完毕,两军主力进行决战,胜负还未可知。

且匈奴人本就害怕正面的战斗,资源匮乏,匈奴人生存不易,是不会冒着严重损失的风险,与汉军进行无必要的决战的。

用这场没打起来的战斗,去判断匈奴人与汉军的实力对比,是无法得到正确答案的。

文景、孝武时代的匈汉战争

文景时代,匈汉之间没爆发过什么像样的军事冲突。

荒漠上气候恶化,匈奴人无法生存之时,就会南侵,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掠夺人口、资源、财富。

也就是一帮"流寇"罢了。

等到中原的皇帝调集大军要与匈奴南侵的部队决战时,这群强盗就凭着自身的机动力,戏耍"行动不便"的汉军主力。

汉军集结起来要几个月,行进到北方又要几个月,等到了北方,连匈奴人的影子都没看到,朝廷的命令就下来了:"匈奴人已撤退,战事结束"。

然后军队要么撤退回内郡;要么就驻扎在边境,防范匈奴人的再次进攻。

无论如何,朝廷都要承担大量的军事经费。

总之,匈奴人抢了一大批物资后,赚的盆满钵满。

汉朝廷调集大量人力物力,搞得中原鸡飞狗跳,费劲力气后,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耗费无数,这种夸父逐日的游戏,汉朝不太想玩。

所以文景两帝就延续了高祖的政策,和亲+给钱,尽力保证边郡的安宁。

中原王朝耗不起。

汉武帝是个豁得出去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为了打击匈奴,中原损失了一半的人口,匈奴也由此衰弱,后来在汉宣帝时期彻底臣服在中原皇帝的脚下。

武帝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战役,就是李陵与匈奴单于的那场交战。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之孙,出生于军事世家,在时代的影响下,铲除匈奴建功立业是他一生的志向。

武帝天汉二年,李广利带三万精兵北击匈奴,李陵也想单独指挥对匈奴的战役,他向汉武帝许诺说:"愿得5000步卒,孤军深入破单于王庭。"

武帝见他年少就有如此豪气,大加赞赏,令他率领步卒5000人去浚稽山观察匈奴人的动向。

李陵到了浚稽山,就碰见了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匈奴人最开始只有3万人,仗着人多直接发起了冲锋。

他们的第一波冲锋就死了3000人,汉军千弩俱发,矢如雨点般密密麻麻地飞向匈奴人。

匈奴人士气低迷,见此情景,无人敢前进,纷纷逃回营地。

单于大惊:"此汉精兵也!"遂集结8万援兵。

李陵见形势不对,令军队边撤退边作战,前前后后斩杀上万人。

匈奴人窃战的本质暴露了出来,单于不想蒙受太大损失,想要撤退。军中贵族说:"堂堂单于率十余万军队,不能攻破汉军5000的小部队,让边远的部落知道了,恐怕再不听您的号令了!"

单于硬着头皮继续追击,等到离汉朝边塞越来越近,又起了撤退的念头。

此时汉军一个斥候被军官侮辱,愤懑之下向匈奴人投降,还将李陵的军情出卖了:"弩矢已经射完了,有大量伤员,再追一波定能拿下。"

追击持续了很久,消息都传到武帝那里了,出于某些考量,他不想救援,想让李陵奋死作战。

在敌人的猛烈进攻和后方的坐视不理下,李陵最终选择了投降。

这一战汉军败了,汉武帝将其视作耻辱,可这何尝又不是匈奴人的耻辱呢?

三百汉军打两万匈奴兵,血战一年剩十三人仍不撤退,汉朝有多血性?

每当涉及到国际问题时很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从何而来呢?其实这句话来源于一个热血王朝——汉朝。

在公元前60年西汉王庭为了方便管理西域,在那里建立西域都护府,设西域都护,正式派兵驻扎西域,管理地方事务。但是由于西汉王室逐渐衰落,西汉又分裂为五十五个小国且多数重回匈奴控制,西域都护也形同虚设,于是渐渐就被罢免。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一直在继续,匈奴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不断卷土重来。

到了公元48年,有天生将才美名的耿恭平定车师,被封为戊己校尉驻守西域,但是第二年,匈奴两万大军就包围了耿恭驻守的金蒲城,当时耿恭手下仅有不足三百士兵,但他临危不惧,带着这些士兵抵御,还用“汉家神箭”的计谋骗过了匈奴人。不久后狂风大作,倾盆大雨让耿恭找到机会进攻,大杀四方,匈奴还没从“神箭”的谎言中走出来,又见汉军能“呼风唤雨”,于是自乱阵脚,给了耿恭可趁之机,最终兵败撤退。

但是一次两次的失败对于匈奴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他们可是打不死的小强!于是在耿恭转守疏勒城之后又来了。

这次匈奴倒是学聪明了一点,他们想要切断疏勒城的水源来渴死汉军。可惜他们遇上的是耿恭,一个如有神助的男子。耿恭带着士兵在城内使用各种方法让大家能够有水喝,他们甚至靠喝马粪榨出的“水”苦苦支撑,最后连马都渴死了,他们只能尝试挖井,然而并没有挖出水来。当众人以为这就是绝境的时候,耿恭开始拜天求水了,也许是耿恭的诚心感动了上苍,这水还真让他求来了。只见泉水从他们挖的井内喷射而出,汉军喜不自胜,只觉得果然天佑我大汉。

但事实是,因为匈奴把河水拦截,导致汇集的河水渗到地下,形成地下河,流到了疏勒城里。耿恭又故伎重施,让士兵到城头炫耀他们的水,匈奴又相信了他们的“神助论”,杀光汉军的心更加坚定了。

此时的耿恭不过是在施缓兵之计,他们正在等待援军的到来,但是援军没等来,等到的只有匈奴更猛烈的进攻。

而此时的汉庭,在办完汉明帝的丧礼后终于有空就:要不要派兵援救西域这一命题展开讨论。就在反对派以为自己即将获得这场辩论的胜利时,正方第n辩司徒鲍昱发言了,大意是如果连正在一线死守的士兵都不救,以后谁给你守天下?你这不是要寒边关将士的心吗?这话说到了新皇汉章帝的心坎儿里,他猛地站起身说了一句:“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汉子民,虽远必救!”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公元75年的冬天,援军从京城出发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天山,但是因为在柳中城和敌人打了一场,损耗了部分兵力,就有将领认为再走下去损耗更多,而且说不定耿恭他们早就死了。但是耿恭派回请求援兵的部下范羌执意带着愿意走下去的士兵前往,幸好有了范羌的坚持,耿恭和余下的十三人才能获救,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危坚守到了最后,而国家也没有令他们失望。最后由郑众上书,朝廷给了这十三位英雄应有的封赏。

为何宋朝对游牧民族束手无策,而汉军对匈奴却能以一敌五?

汉朝和匈奴是一对老冤家。两汉花费三百年的时间,终于彻底击败匈奴。匈奴为了生存向欧洲迁徙,给西方各国造成沉重的打击,被喻为“上帝之鞭”。

在旷日持久的汉匈战争中,汉朝无疑是最后的胜利者。农耕文明战胜了游牧文明。然而到了宋朝,宋对蒙古建立的元毫无反抗能力,被一举消灭。为什么此时的农耕文明又被游牧文明击败了呢?



各朝各代都是因为衰落而覆灭,唯独汉以强亡。强汉确实名副其实。西汉的时候,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征讨匈奴,一举将匈奴打残。即使是最衰弱的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各国也都将一线全明星阵容投入到中原逐鹿的鏖战之中,二线的军队就可以吊打游牧民族。汉军对匈奴的军事优势究竟有多大。西汉时期,五个匈奴兵的战斗力才能堪堪抵得上一个汉兵。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动辄斩首过万,大胜而回。其中的原因其实在于战争的科技。



《汉书》中记载“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军队的战斗力不仅仅取决于将领的指挥才能和士兵的战斗素养,还与兵器的先进程度有关。



因为匈奴一直居无定所,冶炼技术很落后,已经与汉朝出现了代差。匈奴的兵器非常钝,箭矢也不锋利。汉军的铠甲可以有效抵挡。而且不仅如此,匈奴的武器设计也远远落后于汉军。匈奴兵一开始只有简单的大刀、长矛和弓箭。而汉军的兵器就先进得多。比如长戟、环首刀,甚至还有战车和汉弩。在这样一个差距之下,汉兵以一敌五就不足为奇了。



之后匈奴在战争中学习到汉军的兵器制作技巧,但是材料的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经验积累的过程。就像中国现在虽然科技很发达,但在材料学上仍然落后于欧洲。匈奴仿制出的汉制兵器在质量上也远不如汉朝的好。所以虽然“以五敌一”的境况有所改善,但强点有限,变成了“以三敌一”。

而在宋朝时,宋朝的冶炼技术无法做到领先元朝一代,自然也不能对蒙古兵形成巨大的军事差距。



游牧民族的战力后来居上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马镫的发明。在马镫发明之前,骑兵不能与敌军短兵相接,巨大的冲击力会把骑兵掀翻在地。在战争中一旦倒地很可能就意味着死亡。所以骑兵只能以骑射骚扰为主,并没有完全取代战车在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匈奴的骑兵对汉朝构成的威胁没有那么大。而在南宋时,由于骑具的发展,骑兵早已经靠优越的灵活性取代了战车。宋没有产好马的地方,骑兵的数量和质量都落后元朝太多。骑兵可攻可退,宋军毫无办法。所以宋朝时,斩首数百就已经称得上是大捷了。

标签 西汉骑兵的没落三万汉军战斗力还不如乌桓鲜卑附属国的战力_汉军与匈奴之战